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动态 > 最新资讯 > 正文

最新资讯

银发守初心 | 苏镜华:从肩挑背扛到技术擎旗的基建人生

时间:2025-09-25 11:28   点击数:

导语:从吃苦耐劳的农村知识分子,到执掌大型工程项目的总工程师;从肩挑背扛的水电站工地,到技术精尖的现代化基建现场;从技术员到党支部书记……厦门南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苏镜华,用五十载的心血和汗水,在中国大地上镌刻下了一名工程师坚实而闪亮的奋斗足迹。

图1.厦门大学 中共中央“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佩戴 仪式 ( 左二为苏镜华 )


泥泞中走出的“扎实”工程师

1972年,苏镜华作为当时福建省永定县古竹公社凤毛麟角的知识分子,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建设家乡的热情,毅然投身公社的农业水利工程一线。“那时候,农村孩子比较会干活,讲究的就是一个‘扎实’。”苏镜华回忆道。那时条件异常艰苦,技术设备匮乏,他骨子里吃苦耐劳的本性成就了他职业生涯最朴素的底色——“扎实”。

图2.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池谭水力发电厂

1978年,工程施工技术条件极其简陋,作为原中国水利水电闽江工程局的技术员,苏镜华参与到福建省池谭水力发电厂的建设中。“当时条件有限,施工主要还是依赖肩挑背扛,设计这一块还是有所欠缺,投入的精力时间超乎想象。”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苏镜华不怕苦不怕累,凭借一腔热情和踏实负责的工作态度,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位中共党员工程师的逐梦奉献之路。


技术创新的践行者与校园筑梦人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神州大地,也吹响了基建领域技术革新的号角。苏镜华以敏锐的洞察力抓住机遇,全身心投入到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点工程中。

1982年1月至1983年2月期间,他先后担任技术员和助理工程师,参与了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一期的建设,见证了军用机场向民用现代化机场的华丽转变。1994年,他主持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跑道“不停航灌浆”项目,这在当时国内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技术创新难题。苏镜华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进行了大量突破性尝试,最终成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保障了机场的正常运营和升级。此后,无论是沙溪口水电站、水口水电站等大型水电工程,还是获得广泛好评的同安瑶江橡胶坝项目,都留下了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的身影。

图3.2012-2013年建设中的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图书馆、医学院、护理学院和体育场 

2001年10月,苏镜华进入厦门南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任总工程师,深度参与了厦门大学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如火如荼的建设。尤其在2012年翔安校区建设攻坚时期,时间紧、任务重,“厦门南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等,如果当年翔安校区这些工程建设没有按时完工,后续招生、教学科研等工作就会受直接影响。” 他始终秉承“安全、实用”的现代工程理念,和团队一起紧密协同、高效运转,圆满地完成了建设任务。

图4. 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全景图(拍摄于2011年4月和2013年4月)

回顾这些项目,苏镜华由衷感慨:“现代技术水平超越之前太多,新思路、新方法层出不穷,中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基建强国。我们这代人赶上了很好的发展时代,很幸运。”


以半世纪信仰与奉献作答的党员先锋

苏镜华不仅是一位技术精湛的总工程师,更是一位拥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在担任福建闽清中外合资企业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期间,他正日夜奋战在福建水口水电站的工地上。如何平衡党建工作与繁重的工程建设任务?他的答案是:身先士卒,融为一体。

“那时候对党员要求非常高,”苏镜华说,“周六义务劳动是常态,党建工作不是空谈,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党员就要冲在前、干在先。”他将党建工作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凭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团队力量,携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回首半个世纪的峥嵘岁月,苏镜华深感个人成长与党的领导、国家发展密不可分。“比我们更艰苦的人还很多,非常多。我们只是度过了一段困难时期,就赶上了大发展的好时代。”他坚定地表示,“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时代完全不同了,但有一点永远不变:永远跟党走。是党给了我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这份财富弥足珍贵。”

图5.苏镜华参加厦门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2023-2025年“两优一先”表彰会

回顾过去五十年不平凡的奋斗轨迹,从肩扛手提、挥汗如雨的艰苦岁月,到运筹帷幄、驾驭尖端技术的现代工程,再到永不褪色、熠熠生辉的党员先锋本色,苏镜华用汗水浇筑基建,用奉献诠释信仰。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老工程师的智慧与匠心,更看到了一位老党员在时代洪流中如磐石般的初心与矢志不渝的使命。他的故事,是个人奋斗与家国情怀交织共鸣的动人篇章,也是照亮新一代建设者砥砺前行道路的宝贵精神火炬。


文字 | 厦门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张雅琪 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图片 | 厦门大学新闻网 基建处 翔安校区办公室 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关闭

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产业技术研究院

国家大学科技园

厦门大学
国家大学科技园

思明园区:厦门市软件园二期39号1-5层                  厦门市软件园二期31号1-6层

集美园区:厦门市软件园三期B09栋4-6层                  厦门市软件园三期D11栋12-13层

翔安园区:厦门市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正对面

漳州园区:漳州市龙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地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31号6层    邮箱: zcjy@xmu.edu.cn    联系电话: 0592 - 2185282 2180383    Copyright@2017 厦门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联系电话:0592-2181139     联系邮箱:cgzh@xmu.edu.cn


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产业技术研究院

国家大学科技园

地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31号6层

邮箱: zcjy@xmu.edu.cn

联系电话: 0592 - 2185282 2180383

Copyright@2017 厦门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