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动态 > 最新资讯 > 正文

最新资讯

银发守初心 | 王岗:与厦大设计院共成长

时间:2025-11-07 17:22   点击数:

在厦门大学郁郁葱葱的校园里,嘉庚楼群的飞檐斗拱默默诉说着岁月沉淀的故事,漳州校区的红瓦白墙静静承载着躬耕育人的使命,翔安校区的现代廊柱与燕尾脊相映彰显着高质量发展的活力。这些浸润着人文气息的建筑背后,凝聚着厦门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设计院”)无数个日夜的智慧与汗水。

曾担任设计院前副院长的王岗,既是这段历程的积极参与者,也是温暖的见证者。他将自己的职业生涯与设计院发展紧紧绑在一起,以初心为笔,以奋斗为墨,书写了一段与时代同频、与建筑共鸣的人生篇章。


与初创设计院,并肩迎风雨

1987年,在东南大学的协助下,设计院应运而生。成立之初,设计院就像一株刚刚破土的幼苗,规模不大、人员配备有限,只有临时资质,主要业务就是服务教学实践。

1992年,作为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研究生,王岗带着对建筑结构设计的热忱进入设计院。那时候,设计院正处在“一肩挑教学、一肩闯市场”的创业阶段——既要为建筑系师生提供实践平台,又得在市场浪潮里自谋生路,自负盈亏。

图1. 王岗和同事们到三明市项目现场踏勘(居中为王岗)

初创期的设计院仅为乙级资质,团队不过十余人,他们面临着人才短、设备简、业务窄的重重挑战。 从项目洽谈、方案设计,到绘图、晒图、归档,每个环节大家都一起上,一人多岗,分工协作,完成任务。

尽管条件艰苦,大家对工作却满是赤诚。王岗认为,身处国家蓬勃发展的时代,能把所学用在实处,为一方土地建设添砖加瓦,便是工作最大的动力。在南安英都中学、篮鸿大厦等项目中,他作为结构设计师,常往施工现场跑,及时处理各种疑难问题,确保每一栋建筑的安全稳固。此后,他还参与了新华大厦、信达大厦等厦门本地建筑的结构设计。“结构设计,责任感和安全意识是第一底线,在此基础上也要精打细算,尽量为国家节约建设成本。”这句话,他常挂在嘴边,更落实到了行动上。

“设计院就十几个人的时候,大家的心都贴得很近,人少事儿不少,有困难了就互相搭把手,谁也不计较个人那点得失。”在设计院初创那些年,王岗和同事们并肩打拼、一起成长。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为设计院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困难岁月中沉淀的丰富经验,也让王岗有底气迎接更重的担子、更重要的使命。


秉行政之责,助推设计院跨越发展

1998年,设计院实现了关键跨越——成功晋升为甲级院,从此具备承接更大规模建筑设计项目的资质,业务发展空间大幅拓展。1999年5月,王岗出任设计院副院长,工作重心转向统筹全局的行政管理,这对他来说是全新的挑战。

图2.王岗和设计院同事在嘉庚楼群下合影(右二为王岗)

2000年,设计院承接了厦门大学嘉庚楼群设计项目,这是晋升甲级院后的首个重大工程,也是对团队综合实力的一次考验。项目方案历经千锤百炼,最终荣获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教育部优秀设计二等奖、福建省优秀设计一等奖。这份荣誉,不仅为设计院打响了口碑,更淬炼了团队的专业能力。

行政工作繁杂琐碎,既要落实上级领导的各项部署,又要协调设计人员的工作安排,还要解决项目推进中的种种难题,王岗身处其间,有时仿佛“夹心饼干”。在担任副院长的十八年里,他发挥自己才智与情商,始终以大局为重,助推设计院快速发展。

图3.远眺厦门大学漳州校区

2002年,厦门大学启动漳州校区建设,设计院集中全院力量投身到校园建设当中。为保质量、赶工期,设计人员常常加班加点画图,有时甚至通宵奋战。在设计团队的携手努力下,漳州校区项目如期圆满完成,它不仅推动了厦大建筑学学科的成长,也提升了设计院整体的设计水准。

图4.远眺厦门大学翔安校区

2009年,厦门大学启动翔安校区设计招标,设计院需要与实力雄厚的老牌高校设计院竞标。当时设计院仅四五十人,在规模和经验上并不占优,但凭借对学校“嘉庚精神”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诠释,设计院成功中标,承担了翔安校区建筑设计的大部分工作,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注入了新鲜活力。

从最初十几人的小团队,发展至如今160余人的专业队伍;从上世纪末不足百万元年产值,到如今四千多万元的经营规模,设计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设计院已累计为厦门大学设计了超百万平方米的建筑,成为学校产学研融合的重要载体。这一切,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与每一位员工的辛勤付出。王岗始终秉持着“勤勤恳恳干事,不计较眼前得失”的信念,如涓涓细流汇入设计院发展的大江大河。


持初心信念,引领后来人

数十年的职业生涯里,王岗始终坚守着对建筑事业的初心与信念。作为一名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自大学期间入党起,他就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在王岗看来,结构设计是建筑的脊梁,安全则是其中的灵魂。结构设计师肩负着千钧重担,每一份设计方案都关联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与建筑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以此为前提,也要算好经济账,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这种兼顾安全与经济的设计哲学,是王岗在长期实践中凝练的智慧,也是他对后辈的殷切嘱托。

图5.王岗和年轻同事的合影(右一为王岗)

对于行业的新生力量,王岗总是倾囊相授、寄予厚望。他反复叮嘱年轻结构设计师一定要把安全置于首位,踏踏实实提升专业本领。“如果搞设计的人老是计较眼前利益,丢了长远发展的机会,那真是捡了芝麻丢西瓜,太不划算。”他常拿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新人:不能因项目小、利益微而轻视它,要珍惜每一次实践机会,在不断积累中提升综合能力。

王岗始终看重团队的力量。回想初创时期的奋斗情谊,他依然心潮澎湃。在担任副院长期间,他也着力于团队建设,营造团结和谐、互帮互学的工作氛围,鼓励设计人员之间多交流、多借鉴,一起把业务能力提上去。

图6.王岗退休后参加设计院组织的活动(第一排左三为王岗)

2019年3月,王岗告别了工作岗位。回顾职业生涯,他谦逊地说“我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就是跟着设计院一步步成长,做了些该做的事。”他以自己的勤恳奉献,诠释了对建筑事业的热爱与忠诚;以自己的担当坚守,为厦大设计院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未来,厦门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将继续在时代浪潮中乘风破浪,而王岗的故事,将成为这其中温暖而坚定的一页,永远留存。


文 | 厦门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冉文阳 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图 |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 翔安校区 建筑设计研究院

关闭

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产业技术研究院

国家大学科技园

厦门大学
国家大学科技园

思明园区:厦门市软件园二期39号1-5层                  厦门市软件园二期31号1-6层

集美园区:厦门市软件园三期B09栋4-6层                  厦门市软件园三期D11栋12-13层

翔安园区:厦门市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正对面

漳州园区:漳州市龙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地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31号6层    邮箱: zcjy@xmu.edu.cn    联系电话: 0592 - 2185282 2180383    Copyright@2017 厦门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联系电话:0592-2181139     联系邮箱:cgzh@xmu.edu.cn


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产业技术研究院

国家大学科技园

地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31号6层

邮箱: zcjy@xmu.edu.cn

联系电话: 0592 - 2185282 2180383

Copyright@2017 厦门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